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

探索歐洲的 T+1:英國與歐盟藍圖之比較

資料來源:DTCC, 2025/08/06

由於歐盟橫跨多個地理區域之27 個歐盟司法管轄區及超過30家集中保管機構(CSDs),其處理時程、稅務制度、商業模式及法律架構不盡相同,導致市場複雜且相互關聯。因此英國、瑞士、列支敦士登與歐盟在推動T+1交割時面臨諸多挑戰;儘管如此,在各自工作小組建議的指導下,於2027年10月11日實施T+1交割乃是它們的共同目標。

英國加速交割工作小組於今年2月發布了一份轉換至T+1的實施計劃,這是產業專家歷時兩年之深入分析與討論的成果。該報告強調自動化對實現及時交割的重要性。

今年6月,歐盟立法者就歐盟證券交割及集保法(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ies Regulation, CSDR)的最終關鍵修訂達成共識,為歐盟 T+1產業委員會於2025年6月30日發布之T+1建議鋪路。歐盟藍圖著重在最關鍵的營運考量,並聚焦於流程標準化、技術與基礎設施強化及監管支援的需求。歐盟T+1藍圖之公開徵詢將持續至8月底。

顯著的相似之處

歐盟T+1產業委員會主席 Giovanni Sabatini 承認,相較於美國於2024年5月28 日開始實施T+1,歐盟之轉換將更為複雜。並強調有力的領導與對話是成功的關鍵。儘管如此,歐盟和英國報告中相似的建議仍令人振奮,這顯然是主管機關、各工作小組主席和業界之間密切協調的成果。整體而言,英國和歐盟的報告彼此互補,顯著的相似之處包括:

  • 兩份報告皆著重於自動化,並在當日分配/確認方面達成一致。雙方均強調應排除交易後生命週期各階段的人工干預,並透過投資直通式處理(STP)以降低碎片化,並打造更一致的交易後環境。

  • 在 T+1 的適用範圍上達成廣泛的共識,包括在各自交易場所交易及在已註冊的集中保管機構交割的可轉讓證券。此外,對於在交易場所執行的私下協商交易、需向交易場所申報之雙邊執行交易、首次證券登錄和證券融資交易(Securities Financing Transactions, SFTs)等可被豁免的交易也有所共識。

  • 雙方皆認同測試的重要性,並承諾於 2027 年 1 月展開就緒測試。儘管對於是否可進行全產業外部測試仍存在關鍵問題,但各司法管轄區間對於參與協調測試已然明確。

  • 兩份報告皆強調,經紀商、保管機構和買方社群間對於交割地點(Place of Settlement, PSET)數據應及早溝通。歐盟之報告進一步指出,在分配階段即提供 PSET 數據,有助於及早發現差異並進行必要之調整。

重要的區別

然而,兩份報告在方法、細節程度和部分重點領域上也存在若干差異。其中主要包括:

  • 為因應營運複雜性及基礎設施生態系的碎片化,歐盟 T+1 產業委員會就各項在交易執行後發生的活動和流程等「關卡事件(gating events)」及其他與交割相關的流程,提出具體的時程建議。相較之下,英國的報告僅強調完成特定交易日所有分配與確認處理及交易日結束等兩項主要特定時間點。

  • 隨著縮短交割週期,市場參與者必須擺脫人工化的標準交割指示(Standard Settlement Instructions, SSIs)流程。儘管兩份報告都一致期望提升 SSIs 效率,但歐盟 T+1 產業委員會並未特別建議採用英國金融市場標準委員會(Financial Markets Standards Board, FMSB)的標準,而是將自行成立新的產業工作小組,以制定適用於歐盟市場的 SSI 管理和交換標準。

  • 歐盟報告指出其委員會已考量建立一項監管機制之需求,以允許「暫時豁免歐盟證券交割及集保法(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ies Regulation, CSDR)之現金罰款」。這意味著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可在 T+1 過渡期間,在發現交割失敗的重大風險時,採取措施暫時中止現金罰款;相較之下,英國並無此類監管罰則機制。

  • 歐盟報告中,特別提到了公司行動買方保護處理自動化之必要性。在 T+1 環境中,自動化的買方保護功能將可確保買方保護指示得及時且有效的處理,以降低買方風險並保護投資人。歐盟目前主要仍以人工處理此功能,但在英國,這已由無實體電子股票轉讓登記系統(Certificateless Registry for Electronic Share Transfer, CREST)提供。

儘管加速交割可提升效率,但顯然產業能否導入自動化並優化交易後流程,將是實現平穩、無縫且成功轉換的關鍵。

NSDL或CDSL:何者更值得布局? NSDL上市後股價飆漲33%,值得關注的5大關鍵因素

資料來源:Financial Express, 2025/08/08

隨著印度全國證券保管公司(NSDL)在達拉爾街(Dalal Street)首次亮相,印度的證券集中保管機構產業已成為高報酬率股票之戰場。在NSDL上市後,市場焦點都集中在該國兩大證券集中保管機構—NSDL與印度集中保管服務公司(CDSL)如何相互較量。從股價表現到財務狀況及市場定位,以下將快速解析這場正面對決的發展狀況:

NSDL上市後股價飆漲逾33%

印度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證券集中保管機構NSDL於8月6日強勢上市,掛牌價為880盧比,較發行價高出約10%。

但這僅是開始,截至8月7日,該股價在短短兩天內已飆升逾33%,達到約1,246盧比,該公司市值也因此突破2,500億盧比。隨著52週高點1,299盧比已近在眼前,NSDL開局強勁。

CDSL股價小幅上揚

相較之下,另一家主要證券集中保管機構CDSL的股價表現則較為平穩。自NSDL上市以來,其股價上漲約1.46%,達到1,573盧比。

過去五天內,CDSL的股價上漲近4%。然而,從月線圖來看,則下跌了10%。但從長期來看,CDSL的表現依舊亮眼,近六個月內上漲21%,2025年迄今則上漲28%,該公司市值則接近3,300億盧比。

業務之爭

根據印度評等公司CRISIL的報告,早在1996年即開發數位證券的NSDL,在資產保管、服務公司家數和交割量上皆居領先地位,然而,於1999年成立的CDSL也不容小覷,其於散戶投資人中佔有穩固的市場地位,並在新開立的demat帳戶方面佔據主導地位。

CDSL的財務狀況

談到CDSL的6月季度表現,其淨利年減23.6%,降至10.24億盧比,息稅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則下降逾15%。利潤較去年的60%大幅下滑至50.4%。主要原因為營運成本上升,而收入增長則維持平緩。

NSDL的IPO熱度依然不減

NSDL的IPO透過公開發售股票募集超過400億盧比。該IPO受到機構投資人的熱烈認購,並在上市時表現亮眼。儘管IPO募集款項歸現有股東所有,但其上市表現仍維持高動能。

SBP將於8月19日推出升級版支付與交割系統PRISM+

資料來源:Profit, 2025/08/18

巴基斯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Pakistan, SBP)媒體部門證實,該行將於8月19日推出升級版支付與交割系統「PRISM+」。

PRISM+採用國際通用的ISO 20022訊息標準,以徹底改革巴基斯坦金融體系中資金與政府證券的流動模式。新平台導入更快速的鉅額交易即時總額交割系統(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RTGS),並設置負責管理國庫券和巴基斯坦投資債券等金融工具之集中保管機構(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y, CSD)。

PRISM+為銀行提供大額支付之即時轉帳、交易預約、優先順序處理,以及即時顯示餘額及交割狀態之儀表板等新工具以提升營運效率。同時,該系統亦支援費用與帳單的自動化計算。 PRISM+的CSD組件提供銀行即時參與初級市場拍賣之競標且得知結果,亦可在次級市場交易政府證券,並更有效地管理擔保品。此外,該系統支援公開市場作業,使SBP可透過即時交割注入或回收流動性。

為確保安全性,PRISM+採用角色型存取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s)、完整的稽核軌跡及即時警示。同時具備流動性節約機制,以優先處理緊急支付,並設有專屬的準備金,以確保Raast、1Link及NCCPL等關鍵系統之交割不中斷。

此外,銀行將可使用由合格政府證券支援之盤中流動性機制(Intraday Liquidity Facility)。該平台亦提供延長的營運時間、更快速的處理取消及退回,以及在SBP喀拉蚩(Karachi)辦事處之簡化的現金作業。

韓亞證券與KSD共同測試代幣化證券平台

資料來源:Chosun Biz, 2025/08/20

韓亞證券(Hana Securities)日前宣布,已完成由韓國集保公司(KSD)主導的「代幣化證券測試平台建置專案(Token Securities Testbed Platform Construction Project)」之核心功能驗證。

為因應代幣化證券合法化,KSD自去年10月起,展開為期八個月之平台建置專案,並選定主要證券公司及零股投資公司參與測試。

在此次測試平台中,韓亞證券應用KSD的全面管理系統、節點管理系統及分散式帳本系統,驗證了代幣化證券發行與銷售平台之穩定性及連結性。

韓亞證券代表表示,從代幣化證券發行審核、分散式帳本建置到證券公司內部作業系統的提升之整個流程都取得了顯著成就。該公司計劃以此成果為基礎,持續準備可在相關法規實施後得立即應用之基礎設施及系統。

韓亞證券數位業務部主管Jo Dae-heon指出:「我們計劃與主要金融機構合作,陸續推出以不動產和韓國文化創意(K-content)等實物資產為基礎之各種代幣化證券產品。」

回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