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

臺灣ESG基金與永續投資

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教授 臺灣永續投資調查計畫主持人 黃啟瑞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發生頻繁,加上近兩年COVID-19疫情肆虐,凸顯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國際研究發現,重視ESG永續發展的企業擁有更為強大、能抵禦外部衝擊的韌性。金融業為各國推動永續發展的火車頭產業,愈來愈多國際金融機構將ESG原則納入投資標的篩選或權重分配原則中,進而督促被投資公司一同加入永續發展的行列。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 (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 GSIA)調查,2020年全球永續投資金額已達到35.3兆美元,較2018年增加15%,永續投資佔總管理資產(asset under management, AUM)比例近36%。根據《2021年臺灣永續投資調查》調查,2020年臺灣SRI投資金額為6000億美元,永續投資的AUM佔比為37%,略高於GSIA調查的全球平均占比。

隨著全球永續投資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全球ESG相關金融商品,尤其是ESG基金也快速成長,根據國際機構統計已超過3兆美元。為健全永續投資的發展,建立市場信心,避免ESG基金有名不符實或漂綠的情況,各國主管機關也開始訂定相關規範。歐盟2021年3月上路的《永續金融揭露規範》(Sus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 SFDR),透過統一標準去揭露和審視ESG的落實程度,讓金融市場有規則可循,也讓漂綠企業或漂綠基金無所遁形。國內主管機關金管會也在去年與今年1月分別發布《有關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發行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相關主題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資訊揭露事項審查監理原則》與《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相關主題之境外基金資訊揭露事項審查監理原則》。規範業者發行ESG基金,須訂定並公開揭露投資目標與衡量標準、策略與方法、投資比例配置、參考績效指標、排除政策、風險警語以及盡職治理的參與政策及執行情形。同時,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也設立FUNDCLEAR基金資訊觀測站,其中ESG基金專區羅列全國境內境外的永續主題基金,業者除需揭露主管機關要求事項,亦須檢附發行資訊、公開說明書及定期報告連結或文件,增加ESG主題基金的資訊透明度及可信度。截至五月底,FUNDCLEAR基金資訊觀測站中,經審查通過的國內永續相關主題基金共有24檔,而海外永續主題基金共有13檔,合計共37檔,總規模超過202.9億美元,是全亞洲第三大的ESG基金市場。檢視臺灣境內ESG基金的永續投資策略與方法,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SIA (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定義7種永續投資方法中,以運用負面排除法(Negative/Exclusionary screening)、ESG整合投資法(ESG integration)與正面/同業較優(Positive/Best-in-class screening)等三種方法最主,24檔中分別有19、18與17檔使用。另外,以投資ESG類型可區為ESG綜合型、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等四類基金。其中以環境類與ESG綜合型的類別最多,各佔約三分之一。截至今年五月底,規模前三大的國內ESG基金規模均超過百億臺幣,以國泰臺灣高股息傘型基金之臺灣ESG永續高股息ETF基金居首,規模達745億臺幣,佔國內ESG基金總規模(1724億臺幣)的42%。其次為中國信託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ETF基金(205億臺幣)與柏瑞ESG量化債券基金(165億臺幣)。境外ESG基金總規模約為150億美元,為境內基金的2.5倍;前三大則依序為: 聯博-永續主題基金(34.5億美元)、鋒裕匯理基金環球生態ESG股票(33.7億美元)與NN (L) 全球永續股票基金(22.7億美元)。

全球與臺灣永續投資

根據GSIA最新的第五屆全球永續調查(2020 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view, 2020 GSIR)顯示,目前全球永續投資的AUM佔比以加拿大的62 %最高,歐盟的42%居次。從投資策略/方法來看,全球最常用的永續投資策略是ESG整合,達25兆美元,首度超過居次的負面/排除性選股(15兆美元),股東行動(投票權行使)排名第三(10兆美元)。2020 GSIR報告也首次報導臺灣推動永續投資的努力,報告中第26頁提到臺灣在政策與規範驅動因素方面:金管會的公司治理3.0政策鼓勵企業和投資者積極參與公司治理;在跨產業合作方面,也特別提到臺灣的壽險公會及銀行公會分別提出TCFD架構指引,以協助企業解決和整合 ESG 等問題。

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

圖片來源: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為釐清盤點臺灣永續投資的實作現況,向國際展現臺灣機構投資人對永續投資的重視與實踐,並呼應金管會於「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中,促進綠色及永續金融市場有效運作、透過金融機制引導企業及投資人重視ESG議題、促成投資及產業追求綠色及永續發展之良性循環等目標;國泰金控贊助、委託國立臺北大學企業永續發展研究團隊,根據GSIA的研究方法學進行問卷設計與調查。在金管會、臺灣證券交易所及人壽保險、產物保險、投信投顧等三大同業公會與政府四大基金協助下,針對國內四大基金、全體保險業者與投信投顧業者,共計近百家主要機構投資人進行調查。謹節錄第二屆《2021臺灣永續投資調查》重點並提出相關建議如下:

一、臺灣永續投資達六千億美元(約佔全球1.8%),永續投資規模逐漸與國際趨勢一致

臺灣永續投資資產總額約為6000億美元,佔參與調查機構管理資產(1.62兆美元)的37%,較第一屆調查的4793億美元成長達33%。與全球永續投資調查(2020 GSIR)所顯示的全球永續投資佔AUM比例為35.9% 相當接近。其中,以保險業者為首之永續投資逾5100億美元,政府基金413億美元,投信投顧業者則約448億美元。在成長速度方面,投信投顧業成長最快速,年成長率達109%。

二、正面積極永續投資方法快速成長,永續投資於國內股市仍有發展空間

臺灣機構投資人所使用的永續投資方法中,以負面/排除性選股的4100億美元居首,成長11%;其次為ESG整合約3000億美元,成長12%;永續主題投資則維持第三,逾1100億美元,成長13%。成長幅度方面,以影響力投資提升近3倍為首,正面/產業別最佳選股及企業議合以33%和31%分居二、三。股東行動 (投票權行使)等三種方法成長也超過25%,顯示永續投資逐漸向主動積極方向發展。從國際趨勢來看,GSIR顯示ESG整合首次超越多年居冠的負面排除法,成為最多投資人使用的永續投資方法;永續主題投資則為成長最快的方法,此兩種方法分別為臺灣機構投資人目前使用第二、第三多的方法,再次顯示出臺灣與國際投資趨勢逐漸一致。惟企業議合方面,成長雖快,但僅佔整體永續投資約4%。建議國內機構投資人在進行投資時,能多考慮使用企業議合方式,發揮機構投資人的影響力。此外,我國永續投資於國內股市之金額佔整體AUM比例為5.87%,也期望此比例能持續提升,以發揮對國內資本市場的正面影響力。

三、機構投資人逐漸重視氣候變遷議題,發揮影響力

調查機構投資人使用排除法之排除標的發現,排除投資燃煤和棕櫚油等產業的機構較去年增加,排除燃煤從去年3家增加為今年8家;排除棕櫚油則從去年未被排除增加為今年3家,顯示燃煤與森林保育等氣候變遷議題漸受重視。永續主題投資則以綠色債券為大宗,占比為63%,成長20%;其次為再生能源股票,占比為18 %,成長132%。此外,影響力投資成長近3倍,顯示社會與環境面向受到關注的程度逐漸提升。

四、30-60歲投資人對ESG金融商品最為關注,兩性之關注均超過8成

消費者研究方面,各年齡層自然人投資人對ESG金融商品的關注程度可能有差異。調查各年齡層對ESG相關金融商品「非常關注」與「有興趣」的比例,發現30歲以下為67%、30-45歲86%、46-60歲80%到60歲以上的58%。30-60歲的投資人對於ESG商品的整體關注程度,相較高於其他年齡層,特別是30-45歲的年輕族群關注程度最高。在性別方面,男性非常關注相關金融商品的比例為23%,有興趣則為59%;女性非常關注相關金融商品的比例為32%,有興趣則為53%,顯示不分性別皆對ESG相關金融商品有高度興趣。

綜上討論可知,ESG持續發酵,臺灣整體永續投資質量也與國際漸趨一致。對比GSIR所公布之全球永續投資金額,臺灣永續投資金額規模約佔全球的1.8%。在金管會持續推動公司治理3.0、綠色金融2.0、更在今年3月公布為期三年的《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銀行公會和壽險公會發布的TCFD指引等相關政策,以及國際ESG風潮帶動下,相信未來臺灣永續投資將更添發展動能,與國際完全接軌。

回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