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

香港交易所推出HKEX SYNAPSE平台 加快滬深港通交割流程

資料來源:HKEX, 2023/10/04

香港交易所宣布推出滬深港通交易交割加速平台HKEX Synapse,一個利用最新技術以提高市場效率和透明度之綜合交割平台,於 2023 年 10 月9 日推出之Synapse爲滬深港通的最新優化措施,透過DAML智能合約技術,以標準化及簡化交易後工作流程,提高營運效率和透明度,同時降低交割風險。

Synapse是香港交易所不斷致力於發展滬深港通的多項重要優化措施之一,提供投資者透過此高效、便捷與低成本的機制參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資本市場。此外,近期推出的其他多項滬深港通優化措施包括每年增加多達10個交易日,以及額外將中國內地上市的1,000多檔標的納入北向交易,供國際投資者交易。

Synapse為所有市場參與者提供交割流程的即時透明度與訊息分享,取代以往的連續式流程。資產管理機構、經紀商、保管機構和結算參與者將受益於數據的即時更新,有助於處理北向滬深港通日益增長的交易量。2023年上半年,滬深港通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額達人民幣1,09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並較2020年增長50%。

香港交易所集團新興業務和定息及貨幣業務主管Glenda So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推出Synapse,此項對滬深港通基礎設施的強化,將支持國際參與中國內地證券市場之下一階段的成長。該技術賦能的平台不僅能提升交易後效率,且隨著時間推移,將建立一個更完善、更強大的生態系,以支持市場發展及吸引更多投資者。我們很自豪的對市場推出Synapse,並且期待未來能持續透過新技術為市場及客戶帶來更大效益。」

作爲一項非強制性的服務,Synapse支持參與滬深港通的機構投資人可更有效地管理跨時區的交易後業務,特別是在遵守有關內地證券市場的T+0交割週期。

HKEX Synapse 將透過美國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DTCC)之ITP(Institutional Trade Processing)服務與其連結。通過此整合,DTCC的CTM服務將自動產生並傳送交割指令至Synapse平台,以簡化交易確認和交割通知流程,全球投資者和香港交易所參與者將受益於使用該服務進行跨境交易之集中撮合。

ESMA就歐洲實施T+1徵詢各方意見

資料來源:The Trade, 2023/10/05

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 (ESMA) 邀請市場參與者就歐盟縮短交割週期提供意見。

此次徵詢利害關係人之看法以及量化實證,以更加了解該議題並協助ESMA評估歐盟縮短證券交割週期的潛在成本與效益。

隨著美國將於明年5月實施T+1,歐盟與英國產業圈也就類似的轉換進行諸多不同程度的熱烈討論。部分參與者對縮短交割週期所帶來的風險降低表示歡迎,但Euroclear執行長Lieve Mostrey日前表示,在歐洲強制推行T+1將是「絕對的錯誤」。

ESMA坦承,與其他管轄地不同,歐盟擁有複雜的交易後環境,其中包含大量市場基礎設施 (即集保機構、集中交易對手與交易場所)、多種貨幣、配對模型,且共同交割平台無法支援歐盟各金融工具的所有貨幣面額之交易與交割,也並非所有歐盟集保機構皆使用該平台。

在蒐集各方意見後,ESMA表示將思考縮短交割週期至T+1或T+0的所有可能性。該監管機關指出,任何後續決定都「應該基於就此制度轉換對歐盟所有金融市場使用者所帶來的成本與效益之適當評估。」

歐洲金融市場協會 (Association for Financial Markets in Europe, AFME) 交易後主管Pete Tomlison在評論開放徵詢意見時表示,這是推動T+1交割討論的重要一步。

「改採T+1不僅只考慮何時,還需考慮為何及如何的問題,重要的是確保任何縮短交割週期的決定都會對潛在的效益、風險及成本進行紮實的質化與量化分析,並考量歐盟資本市場獨特的複雜性。」

「任何改採T+1的可能性皆需要產業各方利害關係人共同合作,最終目標是使歐盟證券市場變得更安全、更有效率。」

ESMA將於2024年第一季採納各方意見,預計最晚於2024年第四季出具最終報告。

FSB發布氣候相關揭露之年度進展報告

資料來源:FSB, 2023/10/12

金融穩定委員會 (FSB) 日前就氣候相關揭露發布其年度進展報告。該報告已提交於2023年10月11-12日舉行之二十大工業國(G20)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會議。

FSB樂見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標準之發布,這將作為永續發展揭露的全球框架,一旦實施,可讓全世界不同企業能在共同的基礎上進行資訊揭露。未來FSB將與ISSB、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 (IOSCO) 和其他相關機構合作推動此標準的即時和廣泛之應用。ISSB標準必須能與各管轄地的揭露框架互通,以實現全球氣候相關揭露之可比較性。

同時,國際審計暨確信準則委員會 (IAASB) 與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委員會 (IESBA) 在制定一套全面的全球性確信、道德與獨立性標準方面取得實質進展。制定全球確信框架的主要目的是透過第三方確信提升永續相關資訊的品質與可靠度。遵循與執行高品質的永續確信要求能有助於防止「漂綠」行為。

FSB的報告也列出各管轄地在推動氣候相關資訊揭露的進展,並指出所有參與FSB的管轄地目前皆已制定氣候相關揭露的要求、指引或期望,或是已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例如提出相關議案)。

與往年相同,今年的年度進展報告也重點介紹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TCFD) 2023年狀態報告 (Status Report) 內容。與FSB年度進展報告同日發布的TCFD狀態報告指出,依照TCFD標準揭露資訊的公開發行公司之比例持續攀升,但仍有成長空間。隨著ISSB標準公布,TCFD的任務也告一段落,FSB已要求ISSB自明年起負責監測企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資訊之進展,這將有助於企業接軌IFRS S1與IFRS S2。

世界銀行發行第一檔符合英國法之數位原生票據

資料來源:Asset Servicing Times, 2023/10/24

第一檔受英國法規範的數位原生票據 (Digitally Native Note, DNN) 已透過Euroclear的數位金融市場基礎設施 (Digital 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 D-FMI) 發行,這代表Euroclear利用分散式帳本技術 (DLT) 開發的數位證券發行 (Digital Securities Issuance, D-SI) 服務已正式上線。

這檔1億歐元的DNN是由世界銀行成員之一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 發行,用於支持該銀行的永續發展活動,並已於盧森堡交易所掛牌上市。花旗的發行人服務為該標的之發行與支付代理,而TD Securities與Euroclear Bank則分別擔任經紀商與保管機構,並使用R3的DLT平台之Corda區塊鏈技術。

Euroclear的D-FMI與自家的傳統交割平台相連,以提供DNN的次級市場作業,讓投資人能進入交易場所並使用工具進行流動性管理,實現在T+0的基礎下發行及交割DNN。花旗表示此舉是債券端到端交易週期朝向完全數位化更邁進一步。

作為為DNN發行而建立永續數位基礎設施之多年合作計劃的一部份,此專案所提供之可擴充的模型,展現了區塊鏈技術在現有資本市場架構下的優勢。除可維持債券現有的可取得與流動性外,且數位化可望為債券市場參與者提高作業效率與成長機會。

Euroclear集團執行長Lieve Mostrey表示:「我們與花旗、TD Securities及IBRD的合作對推出資產發行的這項重大創新發揮了關鍵作用,就各自分散式帳本技術能力的整合,是全球金融市場邁向數位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發布的事項代表我們在實現數位資產潛力上邁出一大步,這一切有賴我們共同致力於開拓創新並為全球投資人與發行人提供轉型解決方案。」

世界銀行副行長兼財務長Jorge Familiar說:「自從世界銀行發行第一檔區塊鏈債券「bond-i」以來,債券資本市場就一直逐步朝數位化前進。」

英國監管機關發布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諮詢成果報告

資料來源:Securities Finance Times, 2023/10/26

英格蘭銀行發布了一份回饋聲明,以回應其於2022年10月啟動的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之公開諮詢結果。

作為此諮詢過程的基礎,包括審慎監理總署 (Prudential Regulatory Authority, PRA) 和金融行為監理總署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 等英國主管機關於此時發布了一份以《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為題的研討報告(discussion paper, DP5/22),以進一步了解人工智慧如何影響監管機關在審慎和行為監管金融機構的目標。

此份金融監管機關發布的回饋聲明,是採不具名的方式匯總摘要來自54位各界利害關係人的回覆意見。

在報告要點中,受訪者表示賦與AI單一的監管定義是無益的,而強調應該使用以原則或風險為依據的不同替代方式來定義AI。他們認為,單一的監管定義無法涵蓋AI模型的所有相關特質以及這些模型可能帶來的潛在效益與風險。

回饋聲明也強調跨產業參與的重要性,當中包括人工智慧公私論壇 (AI Public Private Forum, AIPPF) 等單位所做的工作。受訪者表示如AIPPF的各種倡議可作為現行公私合作的樣板。

因應全球AI模型與AI技術運作環境的複雜性,受訪者強調了全球監管機關加強合作與協調的必要性。

此類監管機關的對話應該聚焦在消費者結果上,並考慮到道德影響以及AI帶來的結果如何影響整個經濟與社會的公平性。 因應上述複雜性,重要的是以整合的方式管理並降低跨部門與業務可能面臨的AI風險,特別是在加強數據管理與模型風險管理團隊更緊密合作時。

就銀行業降低風險方面,受訪者表示,諮詢報告書6/22《銀行業之模型風險管理》中之原則基本足以涵蓋AI模型風險。然而,受訪者強調這些原則需要進一步澄清或加強以提升效力之領域。

在企業層面,受訪者指出,如高階經理人與認證制度 (Senior Managers and Certification Regime, SM&CR)等現行的治理架構與法規框架,目前已足以應付DP5/22中識別及諮詢過程中考慮到的AI風險。

回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