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 簡化股務作業 降低發行成本

2011/08/31

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 簡化股務作業 降低發行成本

100.8.31

集保結算所訂於100年9月1日(週四)假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辦「精彩100 無實體百分百: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成果發表會」,發表會將邀請政府首長、主管機關及所有對於有價證券無實體推動過程中予以高度協助的各發行公司、相關公會及股務協會等各方代表共同參與,一起分享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推動的努力成果及效益。

政府對於有價證券無實體的推動,自集保結算所成立以來就持續在進行,包括84年實施全面款券劃撥制度、89年及90年建立無實體法制,以及95年針對初次掛牌上市(櫃)、興櫃公司之股票(IPO)及上市(櫃)、興櫃公司增資發行之新股(SPO)一律採強制無實體發行,並於98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政策。

在推動全面無實體的初期,發行人的股務單位原本對於辦理轉換全面無實體的公司決議方式、通知股東方式或是股東未領歷年來庫存股票的處理等,仍有一些股務作業的疑慮。為釐清及顧慮,集保結算所先就業者的需求及建議充分溝通,並研擬各項因應措施;同時透過舉辦多場座談會、說明會,並派專人拜訪1,000餘家發行公司及廣為新聞媒體宣導,提前於今年7月29日達成「無實體百分百」的目標。

有價證券無實體發行除可降低市場發行成本、提昇市場作業效率與安全、免除股票遺失滅失及偽變造之風險等,亦能有效降低發行公司及股務單位的作業成本,依集保結算所估計,有價證券採無實體發行,發行公司可免除實體股票印製、簽證及金庫存放未領股票、備用股票等相關成本,股務單位則可大幅減少平日因辦理實體證券過戶、合併、分割、銷除前手、辨識真偽及瑕疵股票處理等所生之繁瑣作業,估計降低整體發行成本及市場資源逾1億7千萬元。

目前全球市值前20大的證券市場國家中,已推動無實體或完成全面無實體者佔6成以上,因此,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將有助於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發展,並符合證券市場潮流趨勢及環保概念,帶給臺灣證券市場安全、便捷、低成本、高效率及符合環保之無紙化作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