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保結算所響應環保,節能減碳,叫我第一名

2010/02/04

集保結算所響應環保 節能減碳,叫我第一名

99.2.4

執行機關依法處理債務人積欠款項之強制執行案件時,均須先以書面查詢債務人名下是否仍持有財產後方得辦理請求扣押作業,耗時費力嚴重影響執行效率。集保結算所配合改以專線方式提供電子化傳輸作業,接受並回覆執行機關查詢債務人名下持有之有價證券明細,不但提高作業效率,並大幅降低執行機關及證券商辦理執行案件龐大的成本負擔,對社會環保、節能減碳大有貢獻。

受到卡債風暴等影響,執行機關如國稅局、健保局等查詢債務人集保資料筆數年年攀新高,去年更高達約240萬件。以往執行機關須先以公文書向集保結算所查詢債務人是否有往來證券商之資料,再據以發文向證券商查詢其有無餘額資料,以平均每人開立3.2戶集保帳戶估計,全體證券商將承受760萬筆以上的書面函查,這種二段式人工作業造成公文紙本滿天飛,加上每件25元的掛號郵資,不僅費時且不符成本效益,更使得證券商窮於應付,證券商公會黃敏助理事長因而建議集保結算所研議採電子化查詢方式之可能性。

集保公司在取得執行機關大力支持與符合法律規定範圍下,克服通訊安全與資料保密的障礙,建立專線電子函查機制,將債務人之集保戶往來證券商明細及有價證券持有餘額資料,提供一次到位的查詢服務,查詢往返時程由原來書面需二週的時間,縮短為「今天查詢、明天回覆」,大幅提升執行效率,減少鉅額公文書流通。

根據統計,依法被強制執行之債務人集保帳戶下,約高達八成之戶頭其證券餘額是零,剩下20%債務人集保帳上雖尚有證券餘額,但其價值已無執行實益者大約又去掉一半。98年7月1日集保結算所完成對全國21家司法院所屬之地方法院,以及13家法務部所屬之行政執行處,全面改採電子化傳輸查詢作業,除提供查詢之執行機關完整資料外,更進一步提供債務人帳戶餘額股票最近一次收盤價及其現值,讓執行機關篩選後得僅針對有執行實益者再向證券商發出扣押命令。

證券商公會表示,本項作業實施後大約減少證券商80%之執行案件處理,為全體證券商每年節省約6千萬元以上的作業成本,司法院及法務部也特別發函感謝集保結算所的努力與貢獻,同時為了貫徹節能減碳政策,建議集保結算所繼續研議於取得證券商委任與授權後,得代理證券商直接辦理客戶帳下有價證券強制執行作業,料將更進一步減省社會成本,發揮環保精神。

配合主管機關政策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是集保結算所今年工作重點之一,也是該公司響應政府環保政策的延伸,預計三年內完成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