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2/02

我國有價證券將進入全面無紙化時代

98.12.2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於12月2日在遠企飯店舉行20週年慶祝茶會活動,金管會主委陳沖蒞臨致詞,正式宣佈我國有價證券全面無紙化的時代來臨。 會中陳沖主委除就集保結算所過去20年對台灣資本市場諸多貢獻與成就給予肯定與鼓勵外,也宣示主管機關推動全面無實體化之政策。他表示政府近年來持續不斷地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發行,考量目前全球市值前20大的證券市場國家中,已推動無實體或完成全面無實體者已達到6成,而截至今年11月中旬,我國1,500家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中,己經有88%的發行公司具備無實體發行經驗,現在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的時機已然成熟。

陳主委並表示,金管會將以三年為目標分二階段來進行:第1階段以1年為期,優先鼓勵上市、上櫃、興櫃公司將目前仍流通在外的實體股票自發性全面轉換為無實體;第2階段則視前一階段推動成效並配合修法,在給予合理緩衝期的情形下,強制有價證券及短期票券等全面無實體發行。為此,金管會及相關單位已成立專案小組積極推動,也希望有價證券發行人能全力來配合。

證券商公會黃敏助理事長在致詞時亦表示,證券集保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要提升證券商與發行公司處理股票的效率及降低作業風險,但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才是解決實券運作風險斧底抽薪的辦法。近年來主管機關一直積極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發行政策,截至今年10月底,集中保管的股票占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股份已達93.63%,尚未送存的股票絕大多數為少數大股東所持有,所以全面無實體化的推動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講幾乎感覺不到任何影響,但對證券商與發行公司而言,因股票實體與無實體並存而須要維持雙軌運作,卻是其極大的作業成本,全面無實體化的推動正可解決業者經營上的負擔與社會成本。

黃理事長並表示,證券商公會將全力配合主管機關的政策,提供投資人各項便利措施,同時也促請推薦承銷商積極輔導上市、上櫃公司共同支持此一政策,儘速主動將目前尚存的實體股票轉換為無實體,以建立一個有效率、低成本、安全性更高的資本市場。

集保結算所范董事長在茶會後也進一步說明,我國有價證券無實體化之實施係採分階段逐步推動方式進行,自集保公司成立以來就持續在進行,最終的目標就是要達到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第一步成立集保公司先解決股票保管與交割的問題;民國84年實施全面款券劃撥制度,股票呈現不移動化的現象;民國89及90年先後修改證交法與公司法,為我國有價證券無實體建立了法制基礎,民國95年7月規定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IPO與SPO的股票一律須以無實體發行,從此不再有新發行的實體股票。國內股票無實體相關作業制度,在經過近10年的發展與經驗的累積,已經日趨完美,此次推動全面無實體化的重點即在解決95年以前遺留下的實體股票。推動標的範圍,主要包括在公開市場交易的有價證券,可分為以下四類:(1)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之股票;(2)上市、上櫃之公司債及金融債;(3)短期票券;(4)境內基金、認購(售)權證及TDR等其它有價證券。至於非屬公開市場交易之有價證券,例如未上市(櫃)或私募的股票、債券等,則暫時不列入推動範圍。

范董事長又表示,集保結算所已擬具完整的推動計畫、收費優惠及轉換作業簡化等配套措施,配合政府政策分二個階段積極推動,預計於民國101年底,正式進入我國有價證券全面無紙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