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與教育部攜手合作 「產學合作實習計畫」正式啟動
2016/08/26
為善用人力創造就業,金管會整合上市櫃(興)櫃公司、金融機構及專業事務所的人力需求,並與教育部跨部會合作,共同建立「產學合作實習平台」機制。這次產學合作實習計畫,意義重大,不僅可以鼓勵體質好的上市櫃公司多多投資從事研發、創新,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產業發展,同時也讓大專院校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透過這些企業所提供的實習機會,培養自己務實致用的觀念與職場實務訓練,形成企業、學生及社會多贏的局面。
集保結算所主辦,證交所、櫃檯買賣中心、期交所協辦的「產學合作實習計畫」啟動典禮,8月26日 (週五)在金管會舉行,計有上市櫃(興)櫃公司、七大公會、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專業事務所等企業代表,以及大專院校校長、教育部各區產中心等學校代表踴躍參加。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左四)、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右四)、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左三)、期交所董事長劉連煜(右二)、證交所總經理李啟賢(右三)、櫃買中心總經理張麗真(左二)、高雄第一科大校長陳振遠(右一)及富邦金控人資長陳昭如(左一)等貴賓共同見證「產學合作實習計畫」正式啟動。
金管會丁主委致詞表示,日前金管會推出了「四挺」策略,包括「挺產業、挺創新、挺創業、挺就業」,其中挺就業的重要政策,就是這次由金管會與教育部共同合作的「產學合作實習計畫」,本計畫係結合企業與學校的資源及力量,透過產學合作實習平台機制,先針對上市櫃(興)櫃公司、所有金融機構、及專業事務所進行全面調查可提供的實習機會,再與教育部合作,媒合各大專院校需要實習的學生,介紹到企業去實習,若表現佳即可「無縫就業」,共同培育人才;期望經由產學合作實習平台帶動各產業領域人才培育,也期許各相關產業能通力合作,多多提供產業發展所需之實習名額,讓學生及早體驗職場工作,增加學生職場的適應力與競爭力,進而創造就業機會。
教育部陳良基次長致詞表示,支持青年就業是教育部的重要政策,教育部已經宣示將整合包括「職涯輔導體系」、「就業媒合體系」、「職業訓練體系」等三大專業體系,協助青年就業。這次教育部與金管會共同推動的「產學合作實習計畫」,對未來如何讓大專院校學生於畢業可順利就業,提供一個非常好而且是可長久運作的媒合機制,透過此有效的媒合機制,鏈結學校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讓大專院校的人才供給與產業的人才需求得以相互滿足。可讓學生及早體驗職場工作,增加學生職場的適應力與競爭力,而實習機構透過合作關係提供產業發展所需之實習名額,讓大專院校的人才供給與產業的人才需求得以相互滿足。
主辦單位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在啟動典禮上指出,集保結算所此次參與籌辦「產學合作實習計畫」就是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其中一項,要特別感謝主管機關金管會這些年來的支持,讓集保結算所有更多的資源可以舉辦「大專生金融就業公益專班」等多項結合公益的活動,此外,集保結算所在丁主委擔任董事長任內一手創建的「臺灣股票博物館」,館內導覽人員遴選就是與學校產學合作,每年自大專院校遴選高年級學生擔任導覽員,藉由為期一年的實務歷練,讓學子培養出優異的溝通表達能力,畢業即就業,進入金融業任職,學以致用,為金融業培植優秀人才,提高就業機會,典禮現場的導引學生,就是股票博物館訓練出來的學生導覽員。
「產學合作實習計畫」現正調查企業實習職缺需求,並預計於各大專院校與企業成功完成實習媒合後,自105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始實習課程,相信此一產學合作實習平台機制之建立,將可促使教育與產業進一步緊密的結合,朝更精緻、彈性化的合作模式邁進,並可促進國家創新系統的成形及競爭力的提升。